“好事!支持!拥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之后,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第一时间在网络平台上发声。这不仅是比亚迪对行业治理举措的积极响应,更是企业在长期遭受网络恶意攻击后,对营造清朗行业舆论环境的迫切期待。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代表性车企,比亚迪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类网络乱象的困扰,而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为企业轻装上阵稳健发展增添了坚实底气。
网络乱象频发,企业承压前行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遭受的网络恶意攻击也愈发频繁且恶劣。从虚假信息造谣到恶意剪辑抹黑,从“黑公关”矩阵化传播到竞争对手刻意拉踩,各类网络乱象让企业疲于应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今年7月,一段在机场随手拍摄的比亚迪车辆短视频流出,在警方和比亚迪尚未发表声明的情况下,“刹车失灵”的传言在各种黑公关黑水军的推动下迅速传播,该事件最后被证实为司机的个人行为,与车辆完全无关。但事件发生后,相关视频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大量自媒体账号以“天府机场一辆电车疑似失控,一直转圈圈,停不下来”等雷同文案,在多个平台大批量分发推广。更令人意外的是,在警方当晚发布警情通报、比亚迪官方辟谣后,次日仍有大量账号持续发布“7月24日成都天府机场一车辆失控,现场实拍太吓人了”等内容,无视事实继续误导公众。
“一些竞品的经销商为了销量,罔顾事实去给消费者传播这些不实信息,成都天府机场的事情早就辟谣了,他们还在造谣车失控了。”李云飞提到终端市场的情况时仍难掩气愤。
类似的恶意事件远不止这一起。比如,比亚迪集团旗下的方程豹品牌,此前被某自媒体博主,拍摄了油耗实测的视频,其测试结果显示,油耗竟然高达18升,引发轩然大波。后经调查,测试者在车辆测试过程中,严重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以不正当、非常规的恶意手段操纵测试结果,对方程豹品牌和产品声誉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李云飞对此无奈表示:“我们现在每天50%的精力都用于处理类似的事情,真心觉得这个舆论环境太乱了,很多手段完全超出想象,颠覆正常人的三观。”
接受监督批评,听取不同声音
尽管遭受网络恶意攻击,但比亚迪保持着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明确区分正常的监督批评与恶意的抹黑诋毁。
李云飞强调:“比亚迪到了现在的位置和体量,如果有媒体基于客观事实进行报道或提出批评,都没问题!有些媒体不了解情况,有些误解性的发布,我们也能接受!”这种包容的态度,体现了比亚迪作为大企业的胸怀和担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比亚迪始终欢迎社会各界基于事实的监督,对于媒体因不了解情况而产生的误解性报道,也会以耐心和诚意进行沟通解释,而非一味地指责和对抗。
为了更好地倾听外界声音,比亚迪积极与各类媒体、行业机构和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比如,对于一些长期关注比亚迪、客观报道企业发展的自媒体,比亚迪不仅保持密切联系,还鼓励他们在关注比亚迪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汽车品牌的发展。
同时,比亚迪也在内部建立了完善的反馈机制,对于外界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批评,会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改进。例如,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只要是基于事实的合理意见,比亚迪都会认真对待,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体验。李云飞表示:“我们尊重并接受社会各界的建议和监督,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不断听取不同的声音,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也才能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进步。”
依法维权追责,建言完善规则
面对恶意的网络攻击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比亚迪则坚决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依法维权,不仅让恶意侵权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向行业传递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明确信号。
9月2日,比亚迪法务部公布了一起典型的维权案例:自媒体“龙猪-集车”及其相关账号因长期发布大量有关比亚迪的不实及侮辱诋毁信息,一审判决认定其构成侵权,判令被告赔礼道歉、删除侵权言论,并赔偿比亚迪经济损失等共计201.87万元;二审维持原判。近期,经法院强制执行,判赔金额已执行到账,同时该自媒体及相关账号的实控人向比亚迪予以书面致歉。这一案例的胜诉,不仅是比亚迪依法维权的重要成果,也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应对网络恶意攻击提供了参考。李云飞在谈及此事时坚定地说:“对于黑公关、黑媒体,为了黑而黑,长期针对比亚迪,诋毁比亚迪,我们绝不容忍!”
在依法维权的同时,比亚迪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行业现状,为净化汽车行业网络环境提出了相关建议。其重点提到,部分网络平台在对涉企“负面信息”真实性不加甄别的前提下,放任来自第三方(非信息发布方,非涉事企业)的投流加热行为,导致“失实”负面舆情持续发酵,此类操作对企业而言显然有失公平。李云飞呼吁对这些不尽合理的规则进行修订,他表示:“现在有些负面信息,真假还没弄清楚,随便就能被投流加热,转评赞轻松过万,而我们车企精心准备的正能量内容,传播效果却远不如这些负面信息。”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开展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为饱受网络恶意攻击困扰的汽车企业带来了“及时雨”。比亚迪以“好事!支持!拥护!”的积极态度响应政策,既体现了企业对行业治理的迫切期待,也展现了作为头部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正如李云飞所说:“我们希望大家能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做加法,共同推动行业进步,而不是互相诋毁、恶意竞争。只有行业整体发展好了,每个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