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快讯

无懈可击的安全感:勇闯边界的基石

来源 : 有车智联
发表 :  2025-08-11 16:31:21

在浩瀚的汽车世界中,每一款车型在正式面世之前,都必须经历一场被称为“标准试炼”的碰撞测试。然而,在这众多的试炼之中,有一项被众多车辆视为畏途的挑战——“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连环碰撞,其难度远超国标三倍的碰撞能量,无疑是汽车界的“终极试炼场”。而就在最近,一汽奥迪Q6L e-tron,这位电动领域的勇士,成功跨越了这一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

图片1.png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连环碰撞测试中,奥迪Q6L e-tron的表现令人惊叹。车身结构在碰撞后依然保持完好,安全气囊和气帘如预期般迅速展开,低压电系统运作正常,半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红色应急拉手在关键时刻弹出,使得车门得以顺利开启。这一幕,无疑是对奥迪Q6L e-tron安全性能的最好证明。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给了一汽奥迪这份勇气和自信,去挑战如此艰巨的任务?答案,或许就藏在奥迪Q6L e-tron那“顶级用料+严苛标准”的双重保险之中。

图片4.png

从用料上来看,一汽奥迪Q6L e-tron采用了“赛车级”笼式安全车身设计,车身的高强度钢与铝合金材质占比高达83%,其中,超高强度热成型钢的比例更是达到了34%,最大抗拉强度令人咋舌,达到了2150MPa。而整车的扭转刚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6150N·m/Deg。这样的车身结构,无疑为乘客提供了铜墙铁壁般的保护。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奥迪Q6L e-tron在底板电池安装区也下足了功夫,超高强度钢的覆盖率接近100%,为电池安全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这一点,在后续的碰撞测试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无论是底部撞击挑战中的不起火、不爆炸,还是在战损电池台车刮底挑战中电池包外壳的轻微划痕,都足以证明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卓越表现。甚至在高达5米的高空跌落测试中,电池包也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安全状态。

图片2.png

然而,奥迪Q6L e-tron的安全性能并不仅仅依赖于扎实的用料和强大的车身结构。它还拥有一套最严苛的安全开发及验证标准。据数据显示,这款车型在研发过程中经历了76次碰撞测试,301次行人保护实验,以及16次静态强度实验。这些实验覆盖了各类常见的真实用车场景以及极端场景,使得奥迪Q6L e-tron的车顶最高可承重达到10吨,相当于4.5台同款车型的重量。这一标准,甚至超过了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车顶抗压测试标准。

一汽奥迪Q6L e-tron所挑战的“货车侧撞+固定柱体夹击”连环碰撞测试,只是其安全造车哲学的冰山一角。在奥迪的造车理念中,用户的安全始终被放在首位。作为拥有116年造车历史的专家,奥迪始终坚持以国标为底线,以全球一致的高标准来验证车辆的安全性。只有在充分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才会将新技术应用到量产车中。这种理念,贯穿于奥迪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无论是车机芯片的选择,还是门把手的设计。

图片3.png

在车机芯片的配置上,一汽奥迪坚持使用车规级芯片。尽管消费级芯片在算力上更为强大,数据表现更为亮眼,但奥迪深知,汽车并非消费电子产品,它承载着乘客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奥迪选择了更为可靠的车规级芯片,以确保车辆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而在门把手的设计上,一汽奥迪Q6L e-tron和一汽奥迪A5L都采用了“一拉两用”的集成式门把手。这种设计将电子锁和机械锁进行了完美的集成,拥有两段式开启逻辑。轻轻拉动即可触发电子开关,通过电控系统轻松打开车门。即使在遇到严重事故、电控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也只需在3秒内两次拉门把手到底,即可手动激活机械解锁,打开车门。这种设计,无疑为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的逃生机会。

汽车安全,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关乎着每个人的出行安全,不容忽视。然而,在当下这个充满竞争的汽车市场中,不少新势力品牌激进地宣传自动驾驶安全,很多品牌更是大肆宣扬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而反观奥迪、奔驰、沃尔沃这些传统豪华车企,却始终保持着低调和稳健。他们没有用夸张的营销话术去换取流量,因为他们深知,安全是造车的底线。如果连安全底线都无法坚守,又何谈豪华呢?一汽奥迪Q6L e-tron的成功,无疑是对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 : 宋姗姗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