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2025泰达汽车论坛“高层峰会:协同再深化,全面提升汽车产业体系整体效能”中,LG新能源BMS研发集团长李䃮薰发表题为“中国与LG新能源:BMS创新合作”的演讲。
LG新能源BMS研发集团长李䃮薰
如今我们正在与十多家全球主要的OEM开展项目合作。我们的BMS研发之旅始于2002年,随后在2008年与现代汽车合作开展液化石油气混合动力项目,并且在2010年参与全球首款增程式电动汽车,通用汽车的相关项目。多年来,LG新能源持续推动BMS技术的迭代升级。
在20多年的BMS研发历程中,我们始终深入的思考如何为客户打造更加安全、更加耐用的电池。基于这一目标,不仅关注传统的硬件与软件,更是将重点放在了BMS核心算法的优化升级上,我们持续的改进安全诊断,筛检估算荷电状态以及健康状态等等核心技术。近年来,还将业务拓展至电池养护与检测服务领域,我们始终思考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简要介绍在安全诊断、筛检估算以及服务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随后还会跟大家分享未来与中国开展合作的计划。
第一个领域是安全诊断。在过去30年的电池研发过程中,我们面临过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许多的挑战都是与安全相关的,安全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源于电池设计、制造缺陷甚至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因此电池安全必须贯穿从生产到实际运行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过去一旦电池安装到车辆上,对于实际使用中的不当操作或故障,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十分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发了一项安全诊断技术,能够识别电池电芯的主要缺陷比如说撕裂、内部短路,准确率超过了90%。已经通过对超过13万个电芯的拆解分析,验证了该技术的性能。而且对它的可靠性充满了信心。如今我们还在进一步的扩展诊断的范围,通过实地远程在线升级OTA数据来拓展诊断的范围。目前我们的安全诊断软件已经应用于全球十多家主要的OEM的产品当中。
第二个领域是筛检、估算与预测。这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核心领域,研发BMS的同时,LG新能源一直在构建AI模型与物理机模型。如今,这些模型已经发展成为了先进的解决方案。
一是无电芯数据健康状态模型,这个技术是不需要任何循环测试数据的。仅通过实地运行数据就能够准确的估算电池的健康状态,仅需要3个月的实地数据,就能够提供可靠的SOS的估算结果,准确率误差在2%以内。
二是活性物质损失锂离子损失分析仪LAMLLI。这个技术通过分析实际数据,将电池的衰减分解为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各部分的衰减。因为电池各部分的老化机制是不同的,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加精准的了解电池容量的衰减,内阻的增加以及整体性能下降的原因。
三是未来预测或者电池寿命模拟器。这个技术是在估算结果的基础上开发的一项技术,既能够确定电池当前的衰减状态,又能够预测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这项技术结合过往使用模式与物理机模式,可以实现对未来衰减情况的预测,使用环境发生变化,仅需要少量的新数据就能够快速重新的校准预测的结果。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分为轻量版、标准版和重度版三种类型,可应用于从七型电动车到重型商用车的各类场景,甚至也能够部署在云平台上。
第三个领域是电池服务的解决方案。依托上述给大家介绍的软件技术,LG新能源已经在韩国推出了多项服务,涵盖电池质保延长、电池检测以及电池养护等等领域。这些服务正在稳步的拓展,旨在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其中检测服务包括车辆维修、检测,二手车交易检测以及电池梯次利用检测,同时具备一次性的诊断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评估电池的状态。
电池养护服务包括电池健康管理服务,旨在延长电池寿命的租赁解决方案,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加高龄活性与便利性的换电服务。然而我们深知仍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正因如此,目前也在研发锂枝晶析出诊断技术以及基于AI的诊断技术。锂枝晶析出量化分析是颇具难度的,不过我们正在借助电化学阻抗谱以及脉冲法等技术开展相关的研究,在AI领域正与OEM合作,利用海量实地运行数据构建一套涵盖衰减估算与安全诊断功能的AI模型。
我了解到中国已经积累了海量的电池数据,并且在电池检测、估算、预测以及诊断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LG新能源也正在积极的探索如何与中国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来推动BMS的技术发展。
今年我们已经在中国启动了一个小规模的研发工作,并且计划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除了锂枝晶析出诊断与AI诊断领域之外,我们相信还存在更多的合作机遇。我们也诚挚的期待能够构建起此类的合作伙伴关系。
LG新能源在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并且在安全诊断、衰减估算以及服务解决方案领域持续创新。我们坚信借助与各位的合作一定能够研发出下一代的BM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