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快讯

以安全为筹码 宝马深陷危局

来源 : 有车智联
发表 :  2025-07-01 10:10:01

在宝马施泰尔工厂的巨大车间内,厂长冯·莫尔特克正亲自督战,工程师团队正对三缸至八缸的发动机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命延续工程”。与此同时,宝马集团的舵手奥利弗·齐普策,在慕尼黑总部再次掷地有声地声明:“电动车的转型应当遵循市场的自然选择,消费者应当拥有决定自己驾驶未来的权利。”这宣言的背后,隐藏着一串沉甸甸的数字——2025年第一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骤降17.2%,净利润更是遭遇了26%的同比滑坡。那个曾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豪华车巨头,如今却成了全球版图中表现最黯淡的一环。

1.内燃机的坚守:宝马的豪赌

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驶向电动化的十字路口,宝马的高管们却在德国权威汽车杂志《Automobilwoche》上,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内燃机,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将是未来征途中的重要伙伴。”如此直白的立场,在众多转型中的车企中显得尤为特立独行。面对即将施行的欧7排放标准,宝马的工程师们正夜以继日地优化从三缸至八缸的各种动力心脏,并尝试一种名为HVO100的新型燃料,这种被誉为“绿色奇迹”的燃油,据称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90%。宝马一方面对内燃机进行着不懈的挽救,另一方面对欧盟2035年的燃油车禁售令则显得云淡风轻:“那并非我们当下的忧虑。”这种态度,与大众、日产等同行积极拥抱电动化的步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image.png

2.中国市场的挫败:豪华光环的黯淡

宝马对内燃机的执着信念,在市场数据面前显得愈发脆弱。2025年的前三个月,宝马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舞台上,销量出现了17.2%的同比暴跌,成为其全球业绩中的一块短板。面对比亚迪、理想、问界等本土品牌的迅猛崛起,宝马不得不祭出价格战的利器。宝马5系的入门款车型,价格从昔日的43.99万元直降至29.3万元,部分经销商甚至不惜以近20万元的折扣抛售电动车,陷入了“卖多亏多”的尴尬境地。更为严峻的是,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当年轻一代开始认为驾驶宝马的电动车不如开问界更有面子时,宝马的豪华品牌光环已然黯淡无光。宝马的主力电动车型iX3、i3,仍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的产物,被业内戏称为“电动时代的古董”。

3.转型之路:步履维艰的双重挑战

宝马并非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视而不见。在2025年的上海车展上,宝马高调展示了其全新的Neue Klasse纯电平台,并宣布与华为携手,共同开发基于鸿蒙生态的车机系统,同时接入阿里通义大模型技术。然而,这些被视为救市之作的车型,最快也要等到2026年才能面世。据内部人士透露,宝马近期已大幅下调了对旗下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未来销量预期,同时上调了燃油车的预估销量。部分纯电动车型的预估销量下调幅度超过20%,这使得宝马中国可能面临来自零部件供应商的索赔风险。这种战略上的摇摆,正是传统车企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典型困境: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如影随形。内燃机部门,作为宝马百年基业的根基,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强大的话语权,使得电动化转型之路充满荆棘。

image.png

4.历史的车轮:转型的生死抉择

宝马的困境,仿佛历史长河中变革时刻的再现。回望中国改革的历程,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清晰可辨:顺应历史潮流、措施切合实际、拥有强大后盾、改革者意志坚定。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其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趋势,并得到了秦孝公的坚定支持;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则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遭遇了猛烈的反对。宝马当前的处境,颇似晚清时期“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试图在不触动内燃机根本的前提下,引入电动化技术。这种妥协策略,在和平时期或许能够维持,但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很可能步“北洋水师”覆灭的后尘。日产汽车2000亿日元的亏损预警、大众一季度利润暴跌40%的惨状,都在为传统巨头敲响警钟:转型的窗口期正在迅速关闭。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商鞅变法时,旧贵族拼死抵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既得利益集团暗中阻挠。任何触及根本的变革,都必将遭遇既得利益者的激烈对抗。宝马内燃机部门百年积累的产业链、技术专利和组织架构,如今却成了电动化转型路上的“阿喀琉斯之踵”。在施泰尔工厂,工程师们仍在为能够燃烧新型燃料的八缸发动机进行最后的调试;而在合肥的比亚迪研发中心,工程师们正以每月迭代一次的惊人速度,推动着智能驾驶系统的飞跃。当宝马将新一代电动车的上市时间定在2026年时,中国品牌已经完成了三代产品的迭代更新。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赛中,宝马能否成功跨越转型的鸿沟,时间将给出最终的答案。

责任编辑 : 宋姗姗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